為慶祝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50週年所慶,國發所舉辦系列講座,環境治理專題課程於5月27日邀請到Ørsted沃旭能源亞太區企業永續資深經理李之安,與師生分享風電廠商是如何在選址、運轉期間兼顧社會經濟價值,並以今(2024)年4月剛完工的「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作為案例,帶領師生從案例中探討離岸風電的發展路徑。同時,本次講座也承蒙教育部標竿計畫「策論印太安全治理」協辦。
李之安在演講的一開始,便引述前總統蔡英文於沃旭大彰化東南及西南風場完工典禮的一席話:「未來大家可以很驕傲地向孩子們說,看看臺灣海上那些風機,那是我們這一代人,為了下一代的永續發展,替臺灣留下的資產。」展現對於當今風電產業的期許。李之安表示,當看到風機正式運轉時,內心的感動實在難以言喻,在建設離岸風電期間必須透過大量的科學評估,藉以恆定對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這一路走來是非常不容易,但充滿成就感。
李之安過去曾在國際環保組織工作,在那段期間,他一路見證臺灣電業法及再生能源法的修訂歷程。近期,李之安加入沃旭能源,並且成功結合他過去在學校、業界所學,從化學物質管理到後期著重於環境生物多樣性影響,確保產品符合環境安全衛生要求,他也相信社會與環境自然的永續發展是可以相互並重,而沃旭能源也以實際行動證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是可以共存共榮,這也是他選擇加入沃旭能源的原因。
李之安指出,一個風場必須涵蓋三大主軸:創造經濟價值、供應鏈育成以及創造社會價值。離岸風場的開發過程相當複雜,須考慮當地地理條件、整合專業技術,並對相關利害關係人進行溝通協調,在法規基礎上思考風場如何為在地社區帶來正面效益。供應鏈本土化發展也為一大關鍵,在與國外開發商合作之際,又該如何與臺灣供應商相互磨合,藉以讓其產品達到環、安、衛要求。為此,沃旭所提供的「離岸風電供應商輔導基金」便是透過資金、技術共享方式,以提升臺灣在地供應商研發技術能力,培育臺灣離岸風電專業人才。
在演講的尾聲,李之安與在場師生進行深入討論,如沃旭推動的綠能白皮書是如何產出?除了生物多樣性研究外,未來是否會進行社會價值分析?以及沃旭的未來發展規劃?他指出目前沃旭已經與臺灣學界專家合作,執行產業及經濟價值分析,未來亦將致力於社會價值分析,為整體社會發展做出貢獻、達成正面淨值。最後,李之安也期待未來沃旭與政大國發所進行更深入交流,並且一同為臺灣再生能源發展共同努力,一起勾勒能源轉型新面貌。